·子夜星网站 >> 古代诗词 >> 谢灵运诗集 >> 晋宋间著名诗人谢灵运


 
  

 
晋宋间著名诗人谢灵运


子夜星网站整理编辑

 


 

  

 
  

· 谢灵运简介资料一 ·
  

  谢灵运(385~433),晋宋间著名诗人。原籍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,是谢玄之孙,谢瑛之子。生
于会稽始宁(今浙江上虞),出生后不久就寄养在钱塘杜家,十五岁时回到建康,所以小名曰“客儿”,
后世又称之为“谢客”。后承袭父爵,封康乐公,后世习惯称他为谢康乐。


生 平

  谢氏和王氏同为东晋以来的高门领袖。谢灵运在青年时代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,其才学很早就受
到族叔谢混的赏识,和谢瞻、谢晦等从兄弟齐足并驰,成为谢氏族中一时之秀。晋安帝义熙元年(405),
谢灵运出仕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。次年,豫州刺史刘毅移镇姑孰(今安徽当涂),以谢灵运为记
室参军。刘毅与刘裕同属北府兵将领,刘毅名位略次于刘裕,后来势力扩大,渐至对峙抗衡。在二刘对
抗的过程中,谢混支持刘毅。义熙八年,谢混为刘裕所杀。九年,刘毅兵败自杀。但刘裕对谢氏家族仍
然采取优容拉拢的态度,以谢灵运为太尉参军。义熙十二年,谢灵运又为骠骑将军刘道怜的谘议参军,
转中书侍郎。是年,刘裕北伐后秦,谢灵运奉使至彭城慰劳。两年以后,再次到彭城慰劳刘裕。不久,
因为杀死门人,被免官。永初元年(420),刘裕代晋自立,国号宋,降谢灵运的封爵为康乐侯,又任命他
为散骑常侍、太子左卫率。
  谢灵运自恃门第高贵,兼负才华,自以为“宜参权要”(《宋书·谢灵运传》),但刘宋王朝对他始
终怀有疑忌。永初三年(422)谢灵运出为永嘉太守,在郡不理政务,纵情山水,“遍历诸县,动逾旬朔”
(《宋书·谢灵运传》)。一年后,称疾辞官。
  谢灵运既不见重于刘裕,就和刘裕的次子、有可能继承帝位的庐陵王义真往来密切。刘裕死,义真
被徐羡之等杀害。宋文帝义隆即位,又杀徐羡之等。元嘉三年(426),征谢灵运为秘书监,入京。不久,
谢灵运又辞官归始宁,和谢惠连、何长瑜等往来吟咏。这一个时期,他还象在永嘉一样,时时出入于深山
幽谷之间,探奇觅胜,出游时从者曾多达数百。元嘉八年,宋文帝又让他出任临川内史。不久,被人以
叛逆罪弹劾,流徙广州。元嘉十年,在广州被杀。


诗歌创作

  谢灵运的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,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。由他开始,山水诗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
的一个流派。
  魏晋以来,崇尚清谈。东晋偏安江左,清谈之风变本加厉。这种风气侵袭到文学创作的领域里,造
成了玄言诗的盛行。这些诗淡乎寡味,“平典似《道德论》”,既谈不上言志缘情,也谈不上风华辞采。
但是,玄言诗和山水诗又并非截然的对立面,在当时人的心目中,山水有“以形媚道” (宗炳《画山水
序》) 的一面,山水之中包孕着玄趣。因此玄言家大多喜好山水,借山水言玄。例如,玄言诗的主要作
家孙绰的《兰亭》诗,就有相当生动的景物描写。到东晋后期,模山范水的作品渐渐增多,诗风开始转
变。《宋书·谢灵运传论》把山水诗的倡导之功归于殷仲文和谢混:“仲文始革孙许之风,叔源大变太
元之气。”但从这两位作者现存的作品来看,玄言成分依然相当浓厚,描写技巧也不够成熟。真正大量
写作山水诗而且在艺术上卓有成就的作家是谢灵运。
  在政治上不能得志,谢灵运寄情于山水,加之他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,登临寓目,每每发为诗篇。
由于写作的对象是过去文学作品中少有的,没有多少可资借鉴的技巧,要成功地把奇秀的江南山水反映
在诗篇里,作家必须自铸新辞,精心刻镂。谢灵运的山水诗所以超越前人,原因就在于体现了这一方面
的新的创造。鲍照说:“谢五言如初发芙蓉,自然可爱。”(《南史·颜延之传》)汤惠休说:“谢诗如
芙蓉出水。”(《诗品》中)两位和谢灵运同时代的诗人使用的同一比喻,说明了谢诗的特点,即鲜丽清
新。
  这一特点,体现于对山水形象捕捉的准确。如“春晚绿野秀”(《入彭蠡湖口》)、“青翠杳深沉”
(《晚出西射堂》),同样是绿色,却是两幅完全不同的画面,前者为暮春,后者为深秋。再如,“时竟
夕澄霁,云归日西驰。密林含馀清,远峰隐半规”(《游南亭》),写落日时的短暂景象,只用“馀清”
两个字,就把读者带到了雨后山林这一特定的环境里。为了准确地捕捉形象,诗人确乎是“经营惨淡,
钩深索隐”(沈德潜《古诗源》),调动了多方面艺术技巧。例如他的名句“白云抱幽石,绿筱媚清涟”
(《过始宁墅》),既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大自然以生命,又利用浅深、明暗的对比显示了大自然丰富的色
彩。“鸟鸣识夜栖,木落知风发”(《石门岩上宿》),以有声烘托无声,由动而见静,细致地写出了深
山夜色。
  谢灵运在写景同时,并没有忘记情。《登池上楼》诗,之所以受到历代读者赞赏,不仅是因为“池
塘生春草”这一猝然偶得的名句,而且是由于通篇情景交融的效果。不同的景物纷呈,只是诗人情绪变
化的背景。《过白岸亭》“近涧涓密石,远山映疏木。空翠强难名,渔钓易为曲”等句,把老庄哲学化
入山水景色之中,由景涉理,进而引起荣悴穷通的感慨。《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》,由“天路”登群
峰之首,若入云烟,自然地引起思古幽情,又一转而为忧生的嗟叹,以景启情,浑无痕迹。
  谢灵运诗中时时可以见到佳句,但通篇完整的作品不很多。他登山临水“寓目辄书”(《诗品》),
自然难于有那么许多精致工巧的名句,因而常常借助于汉赋铺陈排比的手法,填塞一些典故完篇。而致
力于追求新奇,也易流于艰涩险怪。同时,谢灵运本人还没有摆脱玄言诗的消极影响。他兼通玄佛,有
的诗篇固然能够做到寓理于情,寓情于景,但也有不少作品的结尾,理往往游离于情景之外,类似于说
教,沉闷乏味。
  谢灵运诗篇中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狭窄,其中虽有一些对时政的不满,但多是个人的怨望。不过,也
可以从中了解当时士大夫的精神面貌。更为重要的是,谢灵运以其文学创作活动促使了玄言诗向山水诗
转变。他那刻意追新的艺术实践,为后来者提供了有益的经验,唐代李、杜、王、孟、韦、柳诸大家,
都曾从谢诗中吸取过营养。钟嵘在《诗品》中说他“颇以繁富为累”,又说:“若人兴多才高,寓目辄
书,内无乏思,外无遗物,其繁富宜哉!然名章迥句,处处间起,丽典新声,络绎奔会,譬犹青松之拔
灌木,白玉之映尘沙,未足贬其高洁也。”这样的意见虽然不免溢美,但大体上还是中肯的。
  

文章著作

  谢灵运的文,成就不能和诗相提并论。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录存其赋十余篇,最著名的
是《山居赋》,谢灵运自己有注,《宋书·谢灵运传》录其全文。从文学的角度看,价值并不很高,只
是其中对始宁别墅的详细描写,可以作为今天研究东晋庄园制度的重要资料。《岭表赋》、《山居赋》
中有一些景物的刻画,《江妃赋》中对神女的描写,则颇有匠心独运之处。
  谢灵运早岁信道,转而奉佛,与名僧慧远相往还。元嘉间辞官归始宁,又广结僧徒,精研佛理。他
著名的哲学论文《辩宗论》,阐述顿悟,企图折中儒释。他曾经注释过《金刚般若经》(《文选》王简栖
《头陀寺碑文》李善注);又曾和僧人慧严、慧观等共同润饰昙无谶译的《大般涅檠槃经》。 经过润饰
的经文,比原译远为流畅优美,世称南本,原译则称北本。
  谢灵运具有多方面的才能,除诗文创作以外,还兼通史学,工于书法。元嘉间,曾奉诏撰《晋书》,
《宋书·谢灵运传》说“粗立条流,书竟不就”,《隋书·经籍志》录有谢灵运撰《晋书》十三六卷,
当是已经写成的部分,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据《文选》、《太平御览》等辑有佚文。《隋书
·经籍志》所录谢灵运著作,除《晋书》而外,尚有《谢灵运集》等十四种。但有的恐只是分合繁简之
别,有的是谢灵运辑抄前人的诗赋集。《谢灵运集》十九卷(梁二十卷,录一卷),北宋以后就已散佚。
明代李献吉等从《文选》、《乐府诗集》及类书中辑出谢灵运的作品,由焦竑刊刻为《谢康乐集》。张
溥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》中有《谢康乐集》二卷。严可均的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、逯钦立的
《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》,均有辑录。黄节有《谢康乐诗注》。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8年曾据清华大学
讲义本校订排印。

  

 · 谢灵运简介资料二 ·


谢灵运


简 介

  谢灵运(385~433),南朝宋诗人。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。出生于会稽始宁(今浙江上虞)。因从小
寄养在钱塘杜家,故乳名为客儿,世称谢客。又因他是谢玄之孙,晋时袭封康乐公,故又称谢康乐,墓
葬于今江西省万载县。
  

谢灵运一生

  晋末曾出任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,豫州刺史刘毅的记室参军,北府兵将领刘裕的太尉参军
等。入宋后,因刘裕采取压抑士族政策,降爵为康乐侯,出任永嘉太守,临川内史等职。元嘉十年(433)
被宋文帝(刘义隆)以“叛逆”罪名杀害。

  作为山水诗的鼻祖,谢灵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,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。其诗充满
道法自然的精神,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,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。李白、杜甫、王
维、孟浩然、韦应物、柳宗元诸大家,都曾取法于谢灵运。可我们知道,谢灵运之家为晋宋豪门士族,
谢公原籍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,出生于会稽始宁(今浙江上虞),出生后不久,寄养于钱塘(今杭州)杜
家,十五岁时回到建康(今南京),出任过永嘉太守、临川内史等。多活动于建康、始宁等地。

  晋末曾出任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,豫州刺史刘毅的记室参军,北府兵将领刘裕的太尉参军
等。入宋后,因刘裕采取压抑士族政策,降爵为康乐侯,出任永嘉太守,临川内史等职。元嘉十年(433)
被宋文帝(刘义隆)以“叛逆”罪名杀害。

  作为山水诗的鼻祖,谢灵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,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。其诗充满
道法自然的精神,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,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。李白、杜甫、王
维、孟浩然、韦应物、柳宗元诸大家,都曾取法于谢灵运。可我们知道,谢灵运之家为晋宋豪门士族,
谢公原籍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,出生于会稽始宁(今浙江上虞),出生后不久,寄养于钱塘(今杭州)杜
家,十五岁时回到建康(今南京),出任过永嘉太守、临川内史等。多活动于建康、始宁等地。

  ·谢灵运袭封康乐公·  《万载县志》内称:“在吴之头楚之尾,山高水清,禾谷丰硕。地势隐
然,负山带江。山水清隩,风气厚密……万,岩邑也,其山山聿山卒而嵯峨,其水萦纡而绿波。域内奇
观,必曰山水。万载地虽僻处,而层峰叠嶂,锦浪纹波,胜致幽景,亦足供高士名流游览栖隐。且灵气
所钟,代有哲人。”可见万载不仅是五谷丰腴之乡,且是环境清幽生态极好的人杰地灵之地。三国东吴
大帝黄武年间(222-229年),万载开始单独设县,当时叫阳乐县,县治设如今该县的罗城镇。西晋武帝太
康元年(280年),阳乐县改名为康乐县,由此与谢氏家族发生了紧密的联系。

  公元382年,前秦皇帝苻坚统一了中国北方,次年率九十余万军队南下灭东晋。 秦军前锋为二十五
万人,由苻坚之弟苻融率领,很快攻下寿阳(今安徽寿县)。东晋以谢安(谢玄叔父)之弟谢石为征讨大都
督,以谢玄(谢灵运之祖父)为前锋都督,在淝水一役中,以少胜多,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苻融军,立下赫
赫战功。谢玄因此而加都督徐、兖、青、冀、幽等州,封康乐(今万载)公,食邑二千户。谢玄生有两个
儿子,长子谢王奂,幼子谢琼(或谢混)。谢王奂天性迟钝,26岁便夭亡了,但却生了四个儿子,依次为
谢公仁、谢公孝、谢公信、谢公义。谢公义,字灵运,为谢王奂幼子,生于晋孝武帝太元十年(公元385
年),长得灵秀漂亮,聪明好学,谢玄视之若掌上明珠,曾感叹说:“我生了谢王奂,他很笨,但他却生
出了灵运这样聪明的儿子!”谢灵运四岁时,祖父病重,临死前谆谆嘱咐家人一定要把灵运带好,培养
成才。公元393年,谢灵运八岁时袭承康乐公,世称谢康乐,仍然食邑二千户。

  ·谢灵运冤死广州·  谢灵运十五岁时,去京都旧居作乌衣之旅,甚受其叔器重,赞曰:文章之
美,江左(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,即南朝挖制区)莫及。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(405年),谢灵运已二十岁,
出任琅琊大司马行参军,后任太尉参军、中书侍郎等职。 南朝刘宋武帝永初元年(420年)刘裕取晋立宋
国后,降谢灵运的封爵为康乐侯,改食邑为五百户,起为散骑常侍,转太子左卫率。永初三年(422年),
由于刘宋王朝对谢家始终怀有疑忌,谢灵运被降为永嘉太守。谢灵运自恃门第高贵,又才华横溢,非常
高傲,曾说,天下有一石,建安诗人曹植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余下一斗由自古以来及现在闻名之人共
分。他恃才傲物,自以为在政坛上应受到格外器重,殊不料反遭朝廷排挤,被调离京城建康(今南京)。
所以在郡心情烦闷,不理政务,一味纵情山水。平日写写诗文,以宣泄胸中块垒。一年后,称疾辞官。

  刘宋文帝元嘉三年(426年),文帝刘义隆为巩固其统治,对世家大族采取笼络政策,谢灵运由于名气
较大,被征召为秘书监,还被指定撰修晋史。但时隔不久,谢灵运就看出皇帝对他表面上尊重,实际上
“惟以文义接见”,只是要他充当一名文学侍从罢了,并无政治上加以任用的意思,而朝中真正受重用
的却是些名望才干远不如他的人。不久,谢灵运再辞官归始宁,与朋友往来吟咏,或率领数百随从出入
于深山幽谷,探奇觅胜。

  谢灵运酷爱登山,而且喜欢攀登幽静险峻的山峰,高达数十丈的岩峰他也敢上,可以说是古代第一
位攀岩运动的先行者。他登山时常穿一双木制的钉鞋,上山取掉前掌的齿钉,下山取掉后掌的齿钉,于
是,上山下山分外省力稳当,这就是著名的“谢公屐”。 刘宋文帝元嘉八年(431年),宋文帝又让他出
任临川内史,但他还是不理政事,终日出游,被地方官员纠弹,要治他的罪。谢灵运不服,反把有关吏
员扣押起来。他还赋诗一首:“韩亡子房奋,秦帝鲁连耻。本自江海人,忠义感君子。”将刘宋王朝比
作暴秦政权,并以张良、鲁仲连自比,暗示要像他们那样为被灭亡的故国复仇雪耻。这种行为和言论,
加重了他的罪名,被判免死流放广州。可是刚到广州,朝廷的公文又到了,诬他又犯下了新的叛逆罪,
命令将他就地正法。元嘉十年(433年)10月,谢灵运在广州被处弃市刑(当街斩首),死时仅四十九岁。一
代文豪犹如一颗流星,在历史的天空划过一道短暂而耀眼的光芒,倏然而逝。

  谢灵运具有多方面的才能,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,由其始,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
大流派。除诗文创作外,他还兼通史学,精通佛教老庄哲学,工于书法、绘画。宋文帝刘义隆曾称赏他
的诗和字为“二宝”。他跟庐山东林寺的名僧慧远也有深交,尽管慧远比他大五十来岁,两人还是很投
缘。慧远圆寂后,他特地写了一篇祭吊的名文《远法师诔》,一时洛阳纸贵。

  由于谢灵运食封康乐,在万载县的影响可谓深远,成为历代妇孺皆知的人物。该县谢姓百姓对他更
是有口皆碑,言必谈谢公康乐侯,并以此为荣耀。不仅如此,该县历代文人雅士及至县衙都十分敬重谢
灵运,据县志记载,元至正七年(1347年),由僧人片云募款,邑人龙王向在该县东北十里名丁田的地方
建了一座桥,就以康乐侯灵运名,叫康乐桥。此桥为康乐县(今万载县)最大的一座石桥,四墩五孔,全
长98米,是万载到宜丰、铜鼓的必经之桥。如今还稳稳当当地横跨在蜀江之上。另有一条河名为“康乐
水”,在邑东北三十里,《环宇记》云:“谢康乐尝游此,因名。源出谢山,东流出西江桥、黄田桥、
锦江桥、万岁桥,至丘江会龙河水绕于上高。”

  为纪念康乐公谢灵运,该县在明代前就建有三处康乐祠,其一在县东的小水双江桥侧;其二在康乐
桥左,元至正年间建,由欧阳元书额:康乐祠。其三在该县东北四里的杉树亭,人称相公庙。清邑副贡
何艮曾题《谢康乐庙》五言诗一首:

先生六朝秀,敛迹谢宠禄。发韵寄烟萝,超兴自林麓。
凿险搜洞壑,缒幽穷水陆。逸翰纷云委,寻旨交绮属。
荒祠托岩阿,遗像祀山足。虚愰暗尘生,古座苍苔伏。
容范虽代去,徽猷动心曲。视瞻荐萍藻,高风彻流俗。

  【注】“寻旨交绮属”:原诗“寻”字边旁有纟,《字汇》《正字通》注:音寻,续也,今作寻。

  为使文事昌盛,激励后人好好读书,求取功名,尤其像康乐公谢灵运那样有文采,清代万载县还建
有两座谢灵运读书堂,其一在县北四里,地名叫山峡的地方,台上石砚至今犹存;其二在县东北二里,
地名叫厂塘的地方,此遗址后改建为公祠。
  

谢氏族谱现身茭湖

  古邑万载,已有1700多年的建县历史。从古至今,历史文化名人对万载影响最大的,当属康乐公谢
灵运。县史志办副主任胡学正,一日在茭湖乡为招商引资印刷的一本摄影画册中看到一幅《灵运公传》
的照片,引起了他的注意。经打听,这些照片均出自县财政局局长卢仕星之手,卢局长告诉他,《灵运
公传》拍自茭湖乡谢溪村南源谢家族谱。这一消息,引起了胡学正极大的好奇,莫非茭湖谢家与谢灵运
有什么渊源?他问:族谱如今何在?卢说已还,很难索取。无奈,胡先生又委托县旅游局局长黄成寿到
茭湖之机,请茭湖的易新球乡长把谢氏族谱借来。几经曲折,2004年6月 的一天,两册布满虫眼,弥漫
着历史烟尘的《万载南源谢氏族谱》终于摆上胡的案头。所得两册族谱为卷二及末卷,均为1912年版。
卷二 ,计169页,是康乐(堂)谢氏分派世系图,记载了康乐谢氏始祖谢裒之长子谢奕支下繁衍生息的情
况。世系图表明,谢奕系谢灵运曾祖父,谢灵运是谢氏康乐堂第四世孙。至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,
康乐堂谢氏已发展绵延至五十世。但这茭湖谢氏,是否有“拉郎配”即把历史同姓名人强拉入家族之疑
呢?经细心研读,谢氏族谱并没有强拉硬拽的痕迹。如从始祖谢裒往下代代延续,俱有字、号和生殁日
期,归葬地点也记载得相当清楚,一环扣一环,无懈可击。如谢灵运之祖父谢元(即谢玄),是这样记载
的:“奕公之子元,字明珠,一字幼度,小字羯。东晋建元元年癸卯十月十六日丑生。自少多颖悟,与
从兄朗俱为安公所器重。安公常戒约子侄因曰:‘子弟亦何豫人事,而必欲使其佳?’诸人莫有言者。
公答曰:‘譬如芝兰玉树,正欲其生于庭阶耳!’安公悦。兴宁元年癸亥征为篆。乙亥诏监北军,庚辰
为冠军将军。建勋淝水,封康乐公,赠车骑将军。宁康十二年丁亥为会稽内史。戊子十三年鑑书康乐公
谢元卒,谥献武。葬乌衣巷屋后凤形。子二王奂、琼。”

  关于谢灵运的记载是这样的:“王奂公幼子公义,字灵运。少好学,灵心秀质,吐吸山川,与颜延
之齐名,文章为江左第一。刘宋乙丑官任秘书监,癸酉为临川内史。袭封康乐侯。东坡云:南台二谢无
人继。即指公与眺也。晋宁康甲申六月十八辰生。宋元嘉庚寅四月初三子卒。葬北关外厂塘莲花形卯山
酉向。合邑塑像崇祀,丁田建祠,永享香火。配夫人高氏,晋宁康甲申八月初二寅生,宋元嘉辛卯九月
初一午殁。葬槽头石马下虎形巽山乾向。子一凤。”其中“厂塘”位于万载县城郊外。“槽头”则在万
载茭湖乡境内。

  如此等等,不一而足。似此等记述详尽,自不容置疑。康乐谢氏族谱,历经八修,首修于明嘉靖年
间,二修于明崇祯年间,三修于清乾隆乙亥年(1755年),四修于清道光癸末年(1823年),五修于咸丰辛
酉年(1861年),六修于民国元年(1912年),七修于民国三十二年(1943年),八修于1996年。万载康乐堂
谢氏族谱结构之紧密,述说之详备,令人叹为观止。

  族谱中已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:谢灵运归葬于万载县北关外厂塘莲花形,方位是卯山酉向。且建
有祠庙,塑像崇祀。核之以当地的村书记,证实该村确实有莲花形这个地方。我们一行在平坦的万(载)
芳(溪)公路上急驰,在离县城两公里的地方,向右拐进了一条小道,这里林木葱郁,修竹万竿,环境宜
人。在谢氏后裔谢细牙的引导下,我们穿过竹林,有屋舍五六栋,平展展的稻田,齐整整的菜园,三三
两两的农人在田地里劳作,清亮的渠水哗哗流淌。走过弯弯曲曲的田埂小道,爬上一个山头,谢细牙不
无自豪地说:“瞧,这就是我们谢家的祖先灵运公墓!”果然,在这小山顶上,傲然挺立着一块麻石墓
碑,坟堆不高,无衬砌,墓碑亦无缺损,方位与族谱所载吻合。细瞧墓碑,只见上面刻着:“合族嗣孙
某某立,始祖谢公讳灵运字公义之墓。光绪七年春月重修。”我们按捺住怦怦直跳的心,左右观览且拍
个不停。此地几座山头,山形浑圆,呈莲花状组合。墓旁翠竹掩映,墓前有“谢康乐庙”遗址,当地人
称“相公庙”。

  面对荒冢,我们唏嘘不已,想不到一代文豪竟葬于斯!他的名字在中国文学的殿堂之上熠熠生辉,
他的诗歌千百年来滋润了多少学子,至今还令万众景仰。
  

(本资料收集于网络,并经过编辑,仅供参考)


  


子夜星网站
Personal Website. 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.Copyright ©.